27. Windows系統啟動后在內存中開辟一塊空間,稱做剪貼板。
28. Windows98中的回收站是一個特殊的文件夾,存放的只能是硬盤上被刪除的文件或文件夾;從軟盤或優(yōu)盤上刪除的文件或文件夾,將會被直接刪除而不會放到回收站去。
29. 文件類型:.txt――純文本文件(記事本生成的默認文件)、.doc――Word生成的文本文件、圖像文件主要有:.bmp、.jpg、.gif等;聲音文件主要有:.wav、.mid、.mp3、.wma等;視頻動畫文件主要有:.mpg、.avi、.mov等??蓤?zhí)行文件有:擴展名為.exe的可執(zhí)行文件、.com的命令文件、.bat的批處理文件三類。如果在同一目錄下存在兩個或三個擴展名不同而主文件名相同的可執(zhí)行文件,則計算機每次只能執(zhí)行其中一個,其執(zhí)行的優(yōu)先順序為:.com、.exe、.bat。
30. 計算機病毒最早出現于上世紀80年代,所謂的計算機病毒,實質上它是人為制造、蓄意編制的一種特殊程序。其特殊性表現在隱蔽性、繁衍性、傳染性、破壞性等方面。
31、計算機的產生與發(fā)展
計算機的產生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技術大事件之一。世界上的第一臺計算機(ENIAC)于1946年誕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到目前為止,計算機的發(fā)展大致經歷了四代:
?、?nbsp;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始于1946年,結構上以CPU為中心,使用計算機語言,速度慢,存儲量小,主要用于數值計算;
② 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始于1958年,結構上以存儲器為中心,使用高級語言,應用范圍擴大到數據處理和工業(yè)控制;
③ 第三代中小規(guī)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始于1964年,結構上仍以存儲器為中心,增加了多種外部設備,軟件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文字圖象處理功能加強;
④ 第四代大規(guī)模和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始于1971年,應用更廣泛,很多核心部件可集成在一個或多個芯片上,從而出現了微型計算機。
我國從1956年開始電子計算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1983年研制成功1億/秒運算速度的“銀河”巨型計算機,1992年11月研制成功10億/秒運算速度的“銀河II”巨型計算機,1997年研制了每秒130億運算速度的“銀河III”巨型計算機。
目前計算機的發(fā)展向微型化和巨型化、多媒體化和網絡化方向發(fā)展。計算機的通信產業(yè)已經成為新型的高科技產業(yè)。計算機網絡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32.計算機的系統組成
計算機系統由軟件和硬件兩部分組成。硬件即構成計算機的電子元器件;軟件即程序和有關文檔資料。
(1) 計算機的主要硬件
輸入設備:鍵盤、鼠標、掃描儀等。
輸出設備:顯示器、打印機、繪圖儀等。
中央處理器(CPU):包括控制器和運算器運算器,可以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控制器是計算機的指揮系統,它的操作過程是取指令——分析指令——執(zhí)行指令。
存儲器:具有記憶功能的物理器件,用于存儲信息。存儲器分為內存和外存
?、賰却媸前雽w存儲器(主存):
它分為只讀存儲器(ROM)和隨機存儲器(RAM)和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ROM:只能讀,不能用普通方法寫入,通常由廠家生產時寫入,寫入后數據不容易丟失,也可以用特殊方法(如紫外線擦除(EPROM)或電擦除(EEPROM_)存儲器);
RAM:可讀可寫,斷電后內容全部丟失;
Cache:因為CPU讀寫RAM的時間需要等待,為了減少等待時間,在RAM和CPU間需要設置高速緩存Cache,斷電后其內容丟失。
②外存:磁性存儲器——軟盤和硬盤;光電存儲器——光盤,它們可以作為永久存器;
?、鄞鎯ζ鞯膬蓚€重要技術指標:存取速度和存儲容量。內存的存取速度最快(與CPU速 度相匹配),軟盤存取速度最慢。存儲容量是指存儲的信息量,它用字節(jié)(Byte)作為基本單位,
1字節(jié)用8位二進制數表示,1KB=1024B,1MB=1024KB,lGB=1024MB
(2)計算機的軟件
計算機的軟件主要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類:
?、傧到y軟件:為了使用和管理計算機的軟件,主要有操作系統軟件如,WINDOWS 95/98/ 2000/NT4.0、DOS 6.0、UNIX等;WINDOWS 95/98/2000/NT4.0是多任務可視化圖形 界面,而DOS是字符命令形式的單任務的操作系統。
?、趹密浖簽榱四硞€應用目的而編寫的軟件,主要有輔助教學軟件(CAI)、輔助設計軟件(CAD)、文 字處理軟件、工具軟件以及其他的應用軟件。
33、計算機的網絡安全
?。?)、不同環(huán)境和應用中的網絡安全
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它側重于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因為系統的崩潰和損壞而對系統存貯、處理和傳輸的信息造成破壞和損失,避免由于電磁泄漏,產生信息泄露,干擾他人,受他人干擾。
網絡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權限控制,數據存取權限、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蹤,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
網絡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于防止和控制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后的后果。避免公用網絡上大量自由傳輸的信息失控。
網絡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它側重于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竊聽、冒充、詐騙等有損于合法用戶的行為。本質上是保護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網絡安全的特征
(2)、網絡安全應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權實體訪問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網絡環(huán)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絡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于對可用性的攻擊;
可控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主要的網絡安全威脅
自然災害、意外事故;
計算機犯罪;
人為行為,比如使用不當,安全意識差等;
“黑客” 行為:由于黑客的入侵或侵擾,比如非法訪問、拒絕服務計算機病毒、非法連接等;
內部泄密;
外部泄密;
信息丟失;
電子諜報,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竊取等;
信息戰(zhàn);
網絡協議中的缺陷,例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等等。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