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順利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小編特根據(jù)教師資格證綱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4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重點,希望對您全面熟悉教師資格證考試課程有所幫助!
中學生心理輔導
一、中學生心理輔導的內容
中學生心理輔導的對象是全體正常的中學生,一般是通過提供信息、改變環(huán)境等方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達到優(yōu)化其心理素質的目的。對中學生的心理輔導,主要包括學習輔導、情緒與人際關系輔導及職業(yè)選擇輔導。
(一)學習輔導
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既有社會風氣、學校管理制度、教師的教學水平、家庭教育等外部因素,也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學生自身的智力水平、學習動機、興趣、態(tài)度、學習信念、學習方法和習慣等內部因素的作用。學習心理輔導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動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信念,科學地掌握認知策略和提高元認知水平,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
1.增強學習動機
動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因,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行為;引導學生的學習行為指向一定的目標;維持、增強(或減弱)學習行為,達到學習目標。中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由成就動機、交往動機和求知欲所構成。因此,增強學習動機就意味著樹立適當?shù)谋ж撍?,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環(huán)境。教師除了運用傳統(tǒng)的方式——以學習成績的反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外,更要注重調整自身對學生的期望水平,促使學生成功,從而讓學生能夠體驗到成就感,進行自我激勵。
2.培養(yǎng)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性態(tài)度,它通過情緒反應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行為的積極性,即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和工作,做起來就會覺得心情舒暢和愉快,學習效率也高;相反,如果是缺乏熱情、面對不感興趣的工作和學習,效率就低。對中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受興趣和情緒的支配,所以,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就是要幫助他們了解興趣對學習的影響,了解自己的學習興趣的狀況,尋找缺乏興趣的原因,培養(yǎng)各個學科學習的興趣。
3.端正學習態(tài)度
可以組織學生討論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是否正確:有沒有怠慢、冷漠、依賴或退避的心理;什么是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對學習有哪些影響;在學習態(tài)度上,有哪些良好的表現(xiàn)和不足;怎樣改進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等。
4.掌握學習方法
中學生的不良學習方法主要有:學習沒有計劃,注意力不夠集中,不能科學地利用時間,死記硬背,對概念和原理缺乏理解,不重視學習策略,沒有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不能利用信息等,教育應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5.調整應試心態(tài),學會正確歸因
考試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水平;考試也是一種競爭,使學生產(chǎn)生緊張和焦慮。每個中學生都有自尊心和上進心,當他預感到學習成績不佳有損個人自尊和前途時,就會產(chǎn)生焦慮。這種考試的焦慮過強和過弱都會影響學習的效率。適當?shù)慕箲]有助于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地準備考試。
6.形成正確的學習信念
影響學生有效學習和思維的因素是學生的情感性特征,即學生在某個學科領域所持有的信念,也就是說他們是否了解自身在學習和問題解決中的動因和能力。因此,教師幫助和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信念,有助于學生避免因情感性因素而影響有效的學習。
7.學會對學習過程的自我監(jiān)控
元認知是成功學習、熟練思維與解決問題的決定性因素。元認知,一方面是指個體關于認知主體、認知任務、認知策略方面的知識,即元認知知識;另一方面是指對自身認知活動進行自我調節(jié)的技能,即元認知技能。元認知對學習和問題的解決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元認知活動給予足夠的重視,特別是系統(tǒng)地加強元認知技能的培養(yǎng)。
(二)情緒與人際關系輔導
1.情緒輔導
情緒是人對于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相應產(chǎn)生的態(tài)度體驗。根據(jù)情緒對人的影響,可以把情緒分為積極的情緒和消極的情緒兩類。積極的情緒有利于身心健康。中學生在情緒的特征上表現(xiàn)為好沖動、不穩(wěn)定、極端化等特點,對自己的不良情緒缺乏深刻的認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情緒的各種表現(xiàn)及其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然后,要求學生了解自己的情緒特點;最后要讓學生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教師除了鼓勵學生培養(yǎng)正面的情緒外:還要注意情緒反應的程度,即情緒的過于強烈和持久,如過度的快樂和悲哀,也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2.人際關系輔導
(1)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包含三種成分:一種是認知成分,指對人際關系狀況的了解,是人際知覺的結果;第二種是情感成分,是人際關系的基礎,指雙方在情感上的留意程度和親疏關系;第三種是行為成分,指雙方實際交往的結果和外在表現(xiàn)。中學生的人際關系是指在班集體中人與人之間在思想和情感上直接相互作用的關系。
(2)中學生人際關系困難的主要表現(xiàn)
①孤獨。孤獨感是指因離群而產(chǎn)生的一種無依無靠、孤單煩悶的、不愉快的情緒體驗。②社交恐懼。社交恐懼癥的特征就是對正常的社交活動有一種超常的害怕和焦慮反應。③侵犯性行為。表現(xiàn)為受到挫折時,出現(xiàn)焦慮不安、暴怒、傷人、毀壞物品,對父母、老師和同學也蠻橫無理,行為具有攻擊性。
(3)中學生的人際關系輔導
同學關系是中學生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處理好同學之間發(fā)生的沖突。師生關系也是中學生要學會相處的一個重要的人際關系。
(三)職業(yè)選擇輔導
1.認識職業(yè),培養(yǎng)職業(yè)意識
認識職業(yè)包括對工作本身的認識和工作對求職人員的要求。對工作本身的認識包括要完成的任務、履行的職責等。工作對人的要求則包括對雇員的專業(yè)知識的要求,職業(yè)技能、人格特征、體能、職業(yè)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要求。教師要培養(yǎng)中學生的擇業(yè)意識。
2.提供職業(yè)信息
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職業(yè)信息、就業(yè)信息和社會發(fā)展對職業(yè)提出的新要求。
3.幫助學生了解自己
片面地強調知識的掌握和學習,特別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邏輯能力,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當學生走出校門,面對擇業(yè)、求業(yè)、就業(yè)和職業(yè)的適應性問題時,他們往往不知所措,難以適應多元化的社會發(fā)展。因此,學生可以通過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的潛能,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所能來認識自己,還可以請專家對自己的活動進行專門的測量與評定來認識自己。
二、中學生心理輔導的途徑、原則和目標
(一)學校心理輔導的途徑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輔導。
(二)心理輔導的原則
1.面向全體學生原則。
2.預防與發(fā)展相結合原則。
3.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
4.尊重學生主體性原則。
5.個別化對待原則。
6.整體性發(fā)展原則。
(三)學校心理輔導的目標
第一是學會調適,包括調節(jié)與適應。第二是尋求發(fā)展。這兩個目標中,學會調適是基本目標,以此為主要目標的心理輔導可稱為調適性輔導;尋求發(fā)展是高級目標,以此為主要目標的心理輔導可稱為發(fā)展性輔導。
三、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
1.強化法
強化法用來培養(yǎng)新的適應行為。根據(jù)學習原理,一個行為發(fā)生后,如果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這個行為就會再一次發(fā)生。例如,一個學生不敢同老師說話,學習上遇到了疑難問題也沒有勇氣向老師求教,當他一旦敢于主動向老師請教,老師就給予表揚,并耐心解答問題時,這個學生就能學會主動向老師請教的行為方式。
2.系統(tǒng)脫敏法
系統(tǒng)脫敏是指當某些人對某事物、某環(huán)境產(chǎn)生敏感反應(害怕、焦慮、不安)時,我們可以在當事人身上發(fā)展起一種不相容的反應,使對本來可引起敏感反應的事物,不再發(fā)生敏感反應。例如,一個學生過分害怕貓,我們可以讓他選看貓的照片,談論貓;再讓他遠遠觀看關在籠中的貓,讓他靠近籠中的貓;最后讓他摸貓、抱起貓,消除對貓的懼怕反應。這就是“脫敏”。系統(tǒng)脫敏法由沃爾帕首創(chuàng)。系統(tǒng)脫敏法包括幾個步驟:
(1)進行全身放松訓練。
(2)建立焦慮刺激等級表。
焦慮等級評定以受輔導學生主觀感受為標準,排在最前面的是僅能引起最弱程度焦慮的刺激。
(3)焦慮刺激與松弛活動相配合。
讓受輔導學生輕松地坐在椅子上,閉上雙眼做肌肉放松運動。等達到完全放松后,要求學生想象焦慮刺激等級表上第一個刺激情境,然后轉入想象第二個刺激情境。如果學生感到緊張,就留意肌肉緊張,同時做肌肉放松運動。然后再想象同一刺激情境,直到不再感到焦慮為止。進行30—40秒的肌肉放松運動后,想象等級表上第三個刺激情境。如此訓練,直到通過等級表上的全部刺激情境,如果經(jīng)過“放松一想象”過程訓練有了一定成果,以后就可以在現(xiàn)實情境中加以驗證。
3.認知療法
認知療法于20世紀60一70年代在美國產(chǎn)生,是根據(jù)人的認知過程,影響其情緒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求治者的不良認知,從而矯正并適應不良行為的心理治療方法。
認知療法是新近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它的主要著眼點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認知問題上,意圖通過改變患者對己、對人或對事的看法與態(tài)度來改變并改善所呈現(xiàn)的心理問題。
認知療法一般分為四個治療過程:
(1)建立求助的動機:在此過程中,要認識適應不良的認知一情感行為類型?;颊吆椭委?a title="醫(yī)師" href='//m.0527wd.cn/yishi/' target='_blank' class='blue'>醫(yī)師對其問題達成認知解釋上意見的統(tǒng)一;對不良表現(xiàn)給予解釋并且估計矯正所能達到的預期結果。比如,可讓患者自我監(jiān)測思維、情感和行為,治療醫(yī)師給予指導、說明和認知示范等。
(2)適應不良性認知的矯正:在此過程中,要使患者發(fā)展新的認知和行為來替代適應不良的認知和行為。比如,治療醫(yī)師指導患者廣泛應用新的認知和行為。
(3)在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觀念的競爭,用新的認知對抗原有的認知。在此過程中,要讓患者練習將新的認知模式用到社會情境之中,取代原有的認知模式。比如,可使患者先用想象方式來練習處理問題或模擬一定的情境或在一定條件下讓患者以實際經(jīng)歷進行訓練。
(4)改變有關自我的認知:在此過程中,作為新認知和訓練的結果,要求患者重新評價自我效能以及自我在處理認識和情境中的作用。比如,在練習過程中,讓患者自我監(jiān)察行為和認知。
4.來訪者中心療法
來訪者中心療法又稱患者中心療法,是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于l938~1950年期間創(chuàng)立的一種獨特的理論方法體系。多年來,這種理論方法不僅對心理衛(wèi)生的理論和實踐,而且對教育心理學和管理心理學的理論實踐,都產(chǎn)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
每個人都具有生存、成長和促進自身發(fā)展的本能的自我實現(xiàn)傾向。羅杰斯認為,治療者集中于來訪者此時此地的內部心理表現(xiàn),對來訪者始終堅持坦誠和諧、無條件積極關注和感情移人性理解的基本治療態(tài)度,就能開發(fā)這種自我實現(xiàn)傾向,使之成為治療資源。這是構成治療有效性的必要和充分條件。因此,不必采用什么治療技術,更不應采取直接指導的態(tài)度對待求助者。
5.理性情緒療法
理性情緒療法(RET),又稱合理情緒療法,是20世紀50年代由艾里斯在美國創(chuàng)立,它是認知療法的一種,因其采用了行為治療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稱為認知行為療法。
從整體上看,理性情緒療法有以下一些特點:
(1)人本主義傾向
理性情緒療法信賴、重視個人自己的意志,理性選擇的作用,強調人能夠“自己救自己”,而不必仰賴魔法、上帝或超人的力量。
(2)教育的傾向
理性情緒療法有很濃厚的教育色彩,也可以說它是一種教育的治療模式,強調理性、認知的作用。在治療途徑上廣泛采納情緒和行動方面的方法,但它更突出地重視理性、認知的作用。這是理性情緒療法,也是所有認知療法的一個最本質的特點。在理性情緒療法的治療中,總是把認知矯正擺在最突出的位置,給予最優(yōu)先的考慮。
艾里斯認為,人的情緒是由他的思想決定的,合理的觀念導致健康的情緒,不合理的觀念導致負向的、不穩(wěn)定的情緒。人有許多非理性的觀念,如我“必須”成功,并得到他人贊同,別人“必須”對我關懷和體貼;事情“應該”做得盡善盡美,課堂上回答問題有錯誤是很糟糕的事等。他提出了一個解釋人的行為的A—B—C理論。
A:個體遇到的主要事實、行為、事件。
B:個體對A的信念、觀點。
C:事件造成的情緒結果。
我們的情緒反應C是由B(我們的信念)直接決定的??墒窃S多人只注意A與C的關系,而忽略了C是由B造成的。B如果是一個非理性的觀念,就會造成負向情緒。若要改善情緒狀態(tài),必須駁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觀念并獲得正向的情緒效果(E)。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緒治療的ABCDE步驟。
編輯推薦:
更多關注:教師資格考試介紹 教師資格考試培訓 教師資格考試教材 掌上平臺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jié)課
課程推薦
教師資格
[筆面護航班]
筆試+面試 協(xié)議保障 2期重學高端服務
教師資格
[沖關暢學班]
入門+進階 精選教材 協(xié)議保障 1期重學
教師資格
[精品樂學班]
課程模塊 準題庫自主練習重點強化學科全面
教師資格
[面試特訓班]
全新升級模塊 協(xié)議重學 研發(fā)資料班主任督學
教師資格
[面試精品班]
課程模塊 學科試講 高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