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l-45小題,每小題2分,共9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夸美紐斯《大教學論》理論論證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類比
B.哲學思辨
C.經(jīng)驗描述
D.科學實驗
9.麥克菲爾的體諒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際或社會問題情境教材是()
A.《學會關心》
B.《生命論》
C.《中學道德教育》
D.《社會與道德教育》
10.教師在長期壓力的體驗下,會出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tài),消極應對工作。這種問題屬于()
A.職業(yè)倦怠
B.職業(yè)迷茫
C.職業(yè)逃避
D.職業(yè)道德失范
1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課程改革,積極開展研究生學習、社區(qū)服務和社會實踐,建立科學的教育質(zhì)量評價體系,建立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采取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
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
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
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zhì)
12.結合功能主義者認為,結構良好的教育有助于社會流動,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平衡器,因此學校是社會進步和改革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這種觀點強調(diào)的是:
A.正向顯性功能
B.正向隱性功能
C.負向顯性功能
D.負向隱性功能
13.研究表明,人的發(fā)展存在個體差異,充分尊重和利用這種發(fā)展特點的教育措施特有:
A.個別輔導,分層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B.個別輔導,分層教學,班級授課
C.分層教學,班級授課,小組合作學習
D.班級授課,小組合作學習,個別輔導
14.西周學校以“六藝”為課程,根據(jù)程度分別安排在小學或大學學習,其中被稱為“小藝”,安排在小學學習的是:
A.詩書
B.禮樂
C.射御
D.書數(shù)
15.《學記》所闡述的循序漸進教學原則,早在孟軻就已提出,他將其闡述為:
A.“不陵節(jié)而施”
B.“學不躐等”
C.“當其可”
D.“盈科而后進”
16.漢代實施察舉制度,貫徹儒家“量才而授官,錄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其所謂“材”是指
A.經(jīng)述之才
B.吏治之才
C.辭章之才
D.貨殖之才
17.唐代中央官學體系中實施儒學教育的學校主要為
A.國子學,太學,四門學
B.國子學,太學,中書學
C.太學,四門學,中書學
D.國子學,四門學,中書學
18.科舉制度區(qū)別于察舉制度的根本之處在于
A.開設繁多的考試科目
B.建立完備的防弊制度
C.自愿報名、逐級考選
D.地方推薦、中央考試
19.在道德修養(yǎng)方法上,認為無須外求,只須明內(nèi)在良知的古代教育家有:
A.孟軻、王守仁
B.孟軻、朱熹
C.荀況、王守仁
D.荀況、朱熹
20.明朝各地設立數(shù)量最多、范圍最廣的學校是
A.武學
B.醫(yī)學
C.陰陽學
D.社學
(責任編輯:昆凌)